“大家对喜沟村两委班子成员,对咱们喜沟村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和意见,可以敞开心扉地谈,给我们村干部当面提出来。”近日,在沙坡头区宣和镇喜沟村召开的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第7次集中学习会上,喜沟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马小平与村里的党员坐在一起面对面交谈,围绕如何带动喜沟村发展,谈想法、理思路、提建议。
“每名党员都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,不能让村民们有等、靠、要的思想。”党员马奋成说。
“以前喜沟村的人出去邻村人都看不起,现在喜沟村村风村貌都有了变化,咱们村两委班子成员要继续带领喜沟村群众一起奋斗,让咱们的日子过得更好。”党员马世俊说。
……
在场党员中,有70多岁的老党员,也有刚刚退伍的年轻党员,马小平一一询问他们的意见建议。马小平说:“老党员们的意见都很中肯,年轻党员更要敢于有新思路、新点子,作为喜沟村的一份子,大家应该群策群力为喜沟村发展出谋划策。”
会议结束,马小平才得空与记者交谈。他说,这两年喜沟村有了很大变化,村民对村子的发展期待更高,他深感肩上责任重大,作为一名党员,他要继续坚定自己的初心和使命,带领喜沟村村民脱贫致富。
2011年,马小平从陕西理工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喜沟村发展,回村以后,看到外出打工仍然是家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时,他便萌生了带领父老乡亲在家门口致富的想法。利用自家闲置土地,他和父亲引进了一家混凝土预制企业并承包企业进行生产制作,招用村里80多名闲散劳动力。自2013年起他通过组建工程施工队,进一步吸纳村里的青壮年和无业人员,基本上解决了村里无业人员的就业问题。凭着宽广的胸怀、独到的眼光、远见的卓识,马小平很快成为喜沟村的致富带头人,因为领导能力强,富有责任心,2017年他被群众推选为喜沟村党支部书记。
喜沟村是一个回汉杂居村,在马小平没有担任村书记前,喜沟村的村集体经济薄弱。上任后,马小平积极筹措各方资金,通过老村部产权置换、争取美丽村庄建设项目等方式,投资200万元建设了新村部、基层社区服务站、休闲娱乐广场、村级卫生室,铺设硬化了村主干街道。同时,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优化调整,选择有学历、年轻化的村干部,如今喜沟村村干部平均年龄为28.5岁。
“干工作的关键是用心,遇到困难和群众的不理解很正常,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,公平公正,既要做村民的聆听者、知心人,也要做困难问题的解决者、排头兵,切实解决好村民的所需所盼所急。”马小平说,作为村党支部书记,他担负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村民发展需要村两委班子的指路、导航,只要不偏不倚,一心一意带着全村人脱贫致富,好日子就在前方。
两年多来,马小平从群众思想入手,改变大家的等、靠、要思想,大力宣传民族团结相关知识、政策,成立劳务输出公司和经济合作社,并深入走访老党员、老干部、村民代表,征求意见和建议,寻找适合发展的路子。同时,以创建民族团结和移风易俗示范村为突破口,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建章立制,积极入户动员、指导、督促群众抵制高价彩礼、高额贺礼、喜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。下大力气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,进行厕所革命。他还对村上考上大专以上的学生家庭进行奖励和慰问。
如今,喜沟村在马小平的带领下,以发展经果林种植、牛羊鸡养殖及劳务输出为主要产业,通过培养脱贫致富带头人,激发了喜沟村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,群众思想发生了很大改变,成绩排在了全镇前列。马小平通过真抓实干,赢得了群众信任。
马小平告诉记者,如今村里筹集资金建立了冷库,12月份就能投入使用,以后村里就可以采取订单式销售模式,反季节销售苹果。谈及以后的发展,马小平说:“村里计划依托寺口子旅游景区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鼓励农民开设农家乐,拓宽增收渠道。”(中卫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何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