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榜样要有敬仰之情,更得有践行之志。只有思想上真触动,才有行动上的自觉跟进。
感动、敬佩、致敬……近日,观看《人民楷模王有德》《李进祯》《一粒“种子”的情怀》专题片后,身边不少同事如此慨叹。专题片通过典型事迹再现、现场访谈等形式,集中彰显人民楷模王有德、最美奋斗者李进祯、裘志新,坚定信仰、担当作为、不畏困难、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,深刻诠释着他们的执著坚守,对我们来说,这是一次生动的精神洗礼。以身边榜样为荣、表达敬意,这是学习的应有之义。
榜样是最好的引导,楷模是最好的说服。想想那些深入人心的名字,他们或是朴实纯粹、坚守初心的楷模,或是吃苦耐劳、默默无闻的典范,或是顽强拼搏、无私付出的代表……虽然经历不同,但是他们是践行初心、担当使命的生动写照,也为我们“找差距”提供了“照镜子、正衣冠”的参照。可以说,榜样蕴含着无形感染力和强大助推力,对我们来说,弥足珍贵;在对标中查摆不足,明晰努力方向,也是保持清醒、坚定信仰的必修课程。感染人、鼓舞人、带动人,这就是榜样“看得见”的力量。
只是,真正从中获取力量,并不简单。学习榜样要有敬仰之情,也得有践行之志。只有思想上真触动,才有行动上的自觉跟进。也只有落实到实践中,才能体现出真感动。说不简单,是因为现实中,有些人“看”榜样、“学”榜样是带着“距离感”,甚至以“置身事外”的旁观者心态去学,认为榜样是做了常人不敢做、不愿做、不会做的事情,自己根本学不来、也不用学,有了这样的想法,即便一时感动得热泪盈眶,也称不上走心,何谈深化于心?有的一说学习榜样,还习惯于只停留在“看看”“说说”“谈谈”“写写”——看看报道、说说感想、谈谈心得、写写体会上,把学习当做形式,没有真心,哪来践行之志?这些“学习”达不到对照的目的,敷衍塞责的态度也是一种言行不一!
学习榜样,贵在坚信。榜样并非遥不可及、高不可攀的。就比如这次学习的王有德、李进祯、裘志新,他们就是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奋斗者、追梦人。只有心灵上与榜样越近,共鸣才会越响亮,情感上的触动才能真正转化为思想上的坚定。学习榜样,还重在践行。作为党员干部,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。如果把高标准具象化,其实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和楷模的“样子”。他们的实际行动就是对高标准严要求最生动可学的体现。见贤思齐,“对照先进典型、身边榜样”,从里到外、从上到下反复对照,问一问自己能不能如王有德那样,保持初心始终如一;问一问自己能否像李进祯、裘志新那样,永葆奋斗情怀……
知则必行,不行则为徒知;言则必行,不行则为空言。学习榜样亦是如此,只要心向往之、力践行之,好作风才能蔚然成风。(张向阳)